继两天前古天童茶园举行破土开种仪式后,今日天童寺常住再度出坡种植武夷山红茶苗1万株。
雨过初晴,清晨的阳光洒满茶园。天空澄碧,纤云不染。上午8时天童寺常住法师约50人陆续来到古天童茶园出坡。先期到达的工人已经铺设好地膜,准备好栽种工具。在寺院茶头古雨法师示范茶苗种植方法后,大众领取茶苗三三两两分段种植去。分株、挖坑、植入、埋实一气呵成,临近中午茶垄上已是绿苗成行。大众的脸上透出劳动的喜悦。
佛教寺院多在高山丛林,禅僧务农,大都植树造林,种地栽茶。制茶饮茶,相沿成习。其于茶之种植、采摘、焙制、煎泡多有创造。
天童寺是中国茶文化向东亚传播的最早地区之一,海拔600多米的太白山峰峦重叠,种茶历史悠久。宋孝宗时,日本入宋求法僧荣西禅师辞别天童寺方丈虚庵怀敞禅师归国时,不仅带回经书,还带回去茶树、茶籽和制茶技术,并以自己学到的种茶、制茶、饮茶知识写出了《吃茶养生记》一书广为传播。成为日本茶祖,深刻影响日本茶道文化。
农禅并重历来为天童古家风,僧众出坡种植茶苗更是践行百丈祖师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 的中国丛林千古名训,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在当下的体现。
种茶、吃茶不仅贯彻在禅僧的日常生活中,更为许多禅师信手拈来启迪弟子悟道。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问新到的和尚:“曾到此间?”和尚说:“曾到。”赵州说:“吃茶去。”又问另一个和尚,和尚说:“不曾到。”赵州说:“吃茶去。”院主听到后问:“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,不曾到也云吃茶去?”赵州呼院主,院主应诺。赵州说:“吃茶去。”但将妄想颠倒底心、思量分别底心、好生恶死底心、知见解会底心、欣静厌闹底心。一时按下,且吃茶去。